入学后的我是闷闷不乐的,总有一种被禁锢的感觉。
身边的同学都很努力,甚至给每门课分别配了一个笔记本,上课也抢着坐前排。而我向来不爱学习,并且笔记本这种东西于我而言,就和放假回家带书一样自欺欺人,准备时的那股热闹劲、决心,都会在往后无数个赖床的早晨、枯燥的课堂中消磨殆尽。
别人努力向上本与我无关,但我却感到一股莫名的孤独和格格不入。为不合口味的食堂,为形单影只的学子,为不好学却又没法闹腾的自己。心总感到不自由。
但不得不说,华政园的红砖青瓦真的很浪漫。
窗外下起小雨,韬奋楼的木地板踩的咯吱咯吱作响,前排中排的座位早已被占完。只等韬奋楼的钟声再次响起,拖起昏昏欲睡的身子走出教室,倚在二楼的栏杆上。烟雨缠绵在这座四合院式的小楼里,缠在东北角的芭蕉叶上,缠在邹韬奋前辈的塑像上,缠住的记忆大约是张爱玲、林语堂的身影,是无上荣光的圣约翰大学。不曾注意过,上海的雨如此软绵绵、迷蒙蒙,而风也正轻柔。
正是因为此情此景,我也爱上了上海的婆娑细雨。
扯远了些。此时我和L君呢?
四个字:平平无奇。
不,应该是:草蛇灰线。
一年中,我们的交流一只手便能数的过来。但毕竟是大神,每次请教完可从不曾亏待他,他也毫不客气。2015年元旦我去厦门旅行,在当地加了一个卖青芒的果农,往后的许多年,青芒成熟的时候我都会在她那买青芒。于是,作为回报,那年我给大神也买了一份。告诉他之后,他“哇”了一下,我甚是满意。但在“thx~”后,他紧接着来了一句“这么多年的教学终于换来回报了”。当时我们认识不过一年,我自然不服气,于是和他好好掰扯了一番。
还有一次,我回湖南老家,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,我说回学校给他带来吃。我可能只是客气的一提,也或许是李子不够好吃,总是后来也没给他带。哪知日后他竟说起这事,责难于我。
还有一次,为了回报他的答疑解惑,给他带了家里的特产脐橙。当时我还在朋友圈卖自家脐橙来着,配的文案是“爱买不买”。日后,当再次联系时,才得知他当日把我的这条朋友圈截了图。
本文著作权归作者 songlili 所有,转载或引用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。